TIME LINE
-
2019-06-14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中取得關鍵性的勝利,自此開始了以江戶城為據點的江戶幕府統治時期,江戶也因此成為一座政治城市。之後江戶城的人口越來越多,逐漸發展成為當時的中心城市。江戶城在發展的過程中,逐漸形成兩種不同的區域類型:一個是平民活動區域—「下町」,這裡聚集了許多商人、小販與手工藝師匠,他們主要從事隅田川的水上運輸、江戶港的物資集散以及各種商業活動;另一個則是上流社會活動區域—「山之手」,包括大名的住宅區和旗本的住宅區在內,是江戶城內的政治中心。江戶城政治、經濟的發展也造就了文化的興盛。平民文化的形成也象徵江戶城的文化發展進入全盛時期。直到今天,仍然能在東京的小巷以及一些傳統儀式中,感受到平民文化的存在。
-
2019-06-14隨著「大政奉還」以及戊辰戰爭末期,江戶不流血開城後幕府體制的瓦解,日本社會進入了明治維新時期,開始積極吸收並引進西方的科技與文化,建設自己的現代化民族國家。在這段期間,皇室從京都遷至江戶,並改稱江戶為東京,自此東京成為新的日本首都;江戶城成為國家象徵—天皇的居住地,並相繼改名為東京城、宮城與皇居;依君主立憲制度創建的國會亦於東京開始運作。在明治政府實行現代化政策下,城市也開始出現西化後的面貌(特別是建築);1872年,日本首條鐵路落成於東京與橫濱之間,成為交通上的新創舉。從此,東京逐漸朝向現代化以與國際都市化發展的方向前進。
-
2019-06-14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中取得關鍵性的勝利,自此開始了以江戶城為據點的江戶幕府統治時期,江戶也因此成為一座政治城市。之後江戶城的人口越來越多,逐漸發展成為當時的中心城市。江戶城在發展的過程中,逐漸形成兩種不同的區域類型:一個是平民活動區域—「下町」,這裡聚集了許多商人、小販與手工藝師匠,他們主要從事隅田川的水上運輸、江戶港的物資集散以及各種商業活動;另一個則是上流社會活動區域—「山之手」,包括大名的住宅區和旗本的住宅區在內,是江戶城內的政治中心。江戶城政治、經濟的發展也造就了文化的興盛。平民文化的形成也象徵江戶城的文化發展進入全盛時期。直到今天,仍然能在東京的小巷以及一些傳統儀式中,感受到平民文化的存在。
-
2019-06-14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中取得關鍵性的勝利,自此開始了以江戶城為據點的江戶幕府統治時期,江戶也因此成為一座政治城市。之後江戶城的人口越來越多,逐漸發展成為當時的中心城市。江戶城在發展的過程中,逐漸形成兩種不同的區域類型:一個是平民活動區域—「下町」,這裡聚集了許多商人、小販與手工藝師匠,他們主要從事隅田川的水上運輸、江戶港的物資集散以及各種商業活動;另一個則是上流社會活動區域—「山之手」,包括大名的住宅區和旗本的住宅區在內,是江戶城內的政治中心。江戶城政治、經濟的發展也造就了文化的興盛。平民文化的形成也象徵江戶城的文化發展進入全盛時期。直到今天,仍然能在東京的小巷以及一些傳統儀式中,感受到平民文化的存在。
-
2019-06-14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中取得關鍵性的勝利,自此開始了以江戶城為據點的江戶幕府統治時期,江戶也因此成為一座政治城市。之後江戶城的人口越來越多,逐漸發展成為當時的中心城市。江戶城在發展的過程中,逐漸形成兩種不同的區域類型:一個是平民活動區域—「下町」,這裡聚集了許多商人、小販與手工藝師匠,他們主要從事隅田川的水上運輸、江戶港的物資集散以及各種商業活動;另一個則是上流社會活動區域—「山之手」,包括大名的住宅區和旗本的住宅區在內,是江戶城內的政治中心。江戶城政治、經濟的發展也造就了文化的興盛。平民文化的形成也象徵江戶城的文化發展進入全盛時期。直到今天,仍然能在東京的小巷以及一些傳統儀式中,感受到平民文化的存在。
TIME LINE
-
2019-06-1415世紀後半期:江戶城的建成
東京舊名江戶,其名稱來自於1457年築城江戶城。江戶城的建造,據說是由武藏國川越(現在的埼玉縣)的城主上杉定正奉京都足利幕府的命令,下令家臣太田道灌督辦完成的。在選擇地點的時候,太田一眼就看中了這一片雖是潮濕地帶,但四周被山和海所環繞的關東平原,於是就在在今天的皇居一帶建造了江戶城(「江戶」即「河口」之意,起源於隅田川流入當時稱為「江戶灣」的東京灣)。之後歷史進入各地武將間連年征戰的戰國時期。 -
2019-06-1417世紀初:江戶幕府統治日本的開始
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中取得關鍵性的勝利,自此開始了以江戶城為據點的江戶幕府統治時期,江戶也因此成為一座政治城市。之後江戶城的人口越來越多,逐漸發展成為當時的中心城市。江戶城在發展的過程中,逐漸形成兩種不同的區域類型:一個是平民活動區域—「下町」,這裡聚集了許多商人、小販與手工藝師匠,他們主要從事隅田川的水上運輸、江戶港的物資集散以及各種商業活動;另一個則是上流社會活動區域—「山之手」,包括大名的住宅區和旗本的住宅區在內,是江戶城內的政治中心。江戶城政治、經濟的發展也造就了文化的興盛。平民文化的形成也象徵江戶城的文化發展進入全盛時期。直到今天,仍然能在東京的小巷以及一些傳統儀式中,感受到平民文化的存在。 -
2019-06-1419世紀後半期:明治維新
隨著「大政奉還」以及戊辰戰爭末期,江戶不流血開城後幕府體制的瓦解,日本社會進入了明治維新時期,開始積極吸收並引進西方的科技與文化,建設自己的現代化民族國家。在這段期間,皇室從京都遷至江戶,並改稱江戶為東京,自此東京成為新的日本首都;江戶城成為國家象徵—天皇的居住地,並相繼改名為東京城、宮城與皇居;依君主立憲制度創建的國會亦於東京開始運作。在明治政府實行現代化政策下,城市也開始出現西化後的面貌(特別是建築);1872年,日本首條鐵路落成於東京與橫濱之間,成為交通上的新創舉。從此,東京逐漸朝向現代化以與國際都市化發展的方向前進。 -
2019-06-1420世紀以後
1923年發生的關東大地震,與二戰末期美軍戰機群的密集轟炸,雖然使得東京都心部兩度受到毀滅性的破壞,但隨後卻也都迅速進行重建工作,到了1960年代更進入城市的高速發展期。1964年,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東京舉辦,也是亞洲城市首次舉辦。為了迎接奧運的到來,除了體育場館等奧運所需設施外,其他多項重大公共建設(像是首都高速道路)也同時展開興建,整個城市進入大興土木的階段。自此以後,東京正式躋身國際代表性都市的行列。進入1990年代之後,隨著泡沫經濟崩潰,日本經濟陷入長期不景氣,但臨海副都心的大規模開發,新宿副都心隨著都廳移轉進一步發展,交通系統的持續整備,以及多項都市更新與大型複合地帶改造計畫的執行,使得東京的發展腳步依舊不斷前進。2011年發生東日本大震災,東京經濟受到輕微影響卻也快速復甦;之後東京積極申辦了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並成功取得主辦權,成為第一個兩次主辦奧運會的亞洲城市。